ag真人国际官网

ag真人国际官网观法
ESG丨《欧盟强迫劳动条例》和“反内卷”:企业工时监管合规调整
作者:admin 2025-03-18

微信图片_20250317164309.jpg


近日,若干知名企业督促员工按时下班的新闻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与过去习以为常的“996”和“007”相比,这一变化可以说来得非常突然。实际上,不论是去年底最新出台的《欧盟强迫劳动条例》、监管部门近期约谈企业“反内卷”,还是最新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的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益,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我国工时监管将发生新的变化,值得企业高度关注,并及时进行调整。


一、《欧盟强迫劳动条例》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主要内容


2024年11月19日,欧盟通过了《强迫劳动条例》,其主要内容包括:2


(1)目标


誓言消除强迫劳动是欧盟的优先事项。

明确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进口和出口使用强迫劳动制造的产品。

通过符合国际劳工组织(ILO)、经济合作组织(OECD)和联合国的尽责调查机制,确保欧盟参与的供应链中不再存在强迫劳动。


(2)范围


涉及产品生产、制造、收获或提炼的全链条,包括在产品供应链的任何阶段,在与产品有关的工作或加工过程中,全部或部分使用了强迫劳动的产品。

作为例外,该条例不适用于运输服务。


(3)执行机制


欧盟将建立高风险产品和地区数据库,以便成员国协作打击强迫劳动。

涉及强迫劳动的,将采取基于风险的调查方式并考虑可及的所有信息。

欧盟委员会将负责欧盟外的调查,各成员国则负责牵头其管辖范围内的调查。

调查分为初步调查和正式调查两个阶段。其中,初步调查可能从涉事企业、同业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等多个渠道收集有关企业在运营和供应链中用于识别、预防、减轻、终止强迫劳动风险所采取行动的信息,涉事企业一般应在30个工作日内回应;如初步调查发现存在强迫劳动的,监管机构将在3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启动正式调查。

在前述调查过程中,涉事企业有进行说明和辩护的权利。

欧盟将在该条例生效之日起18个月内发布并定期更新禁止强迫劳动的合规指南,包括企业最佳实践、尽责调查指引以及应对监管调查规范等内容。


(4)法律责任


如果产品被认定存在强迫劳动,将被禁止进入或要求撤出欧盟市场;易于腐坏的,将被要求用于慈善捐赠或公共事业;如无法回收,则应及时采取销毁等其他措施,终止其在欧盟的使用。

被认定仅有部分可替换的组件涉及强迫劳动的,可以仅限于该组件而非整个产品承担前述责任;作为例外,被视为重要战略物资的,还可以“暂缓执行”相关措施。


2.特点


总体而言,《欧盟强迫劳动条例》呈现出以下特点:


(1)依据


依据源于《欧盟条约》《欧盟人权宪章》等欧盟社会政策及区域立法,体现了欧盟关于人的尊严和人权的普遍性和不可分割性的一贯主张。

与ILO有关强迫劳动的核心劳工公约[即《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第29号)和《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第105号)]密切联系,并将其作为该次立法的重要前提与依据。


(2)实体标准


强迫劳动的认定标准指向ILO确定的指标,例如:


威胁和实际的身体或性伤害;

滥用脆弱性;

滥用工作和生活条件;

过度加班;

欺骗;

限制行动或将人身限制在工作场所或特定区域内;

隔离;

债务劳动;

拖欠工资或过度降薪;

扣留护照或身份证照。


(3)程序规则


明确将作为核心劳工标准的禁止强迫劳动视为人权,进而受制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联合国工商企业与人权指导原则》(UNGPs)。特别是UNGPs和ILO以及OECD共同确立了人权尽责调查机制,联同欧盟自身出台的CSRD和CSDDD等规则,体现了识别与评估风险、建立政策和管理体系、开展供应链尽职调查、防范和化解风险、监控与跟踪影响、报告和沟通结果以及提供有效补救措施的治理结构,构成了该条例程序规则的核心。


总体而言,该条例与美国主导的类似法案相比,适用范围更广,但遵循“先调查再执行”而非“可反驳推定”的规则,影响更大,但对企业的要求相对更可预期。3


二、我国企业工时管理现状及“反内卷”可能带来的监管变化


1.企业工时管理现状


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现行劳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工时制度,即:


标准工时制: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日加班不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每周应至少有一次连续24小时的休息。这也是劳动关系项下默认的工时制度。

不定时工时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该等特殊工时制度限于特定岗位、人群和行业,且通常需要经过监管部门的提前审批,实行相对灵活的工作和休息安排。


可以看出,对于大家习以为常的“996”和“007”,极大可能已经严重违反了前述有关工时制度的要求。实践中,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法律风险,企业通常会综合运用加班审批制度、岗位绩效考核、职务晋升发展以及期权奖励等方式,一方面通过制度排除事实上的“虚假加班”,另一方面则以员工“自愿超时劳动”争当“奋斗者”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尽管部分安排俨然“皇帝的新衣”,但“内卷”却已成为了社会普遍默许的职场现象。


2.“反内卷”带来的监管变化


以超时加班为代表的普遍“内卷”已经成为了深刻的经济与社会问题,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其不仅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创新,也有碍于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化中稳定供应链、产业链,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首先,从国内市场来看,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年2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部分企业公平竞争座谈会,邀请光伏、电商、汽车行业的7家企业有关负责人围绕整治“内卷式”竞争进行深入交流。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当天,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内卷式”竞争。42025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第二十一条强调,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益,加强对各单位休息休假制度执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5


在此背景下,大疆强制员工晚9点下班,海尔提出反对“形式化出勤”,美的“严禁下班时间开会、形式主义加班”……6 虽然上述举措的实际效果有待实践检验,但也预示着企业工时管理迎来了新变化。


其次,从国际市场来看,为了进一步发展对外经贸关系,2020年12月30日,中国与欧盟公开宣布达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hina-EU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 CAI),但后因各种原因被欧盟冻结。在欧盟公布的CAI文本中,明确载明中国将尽快加入并批准有关强迫劳动的两项核心国际劳工公约,并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72021年9月16日,我国正式宣布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8其中就包含了具有强制执行力的禁止强迫劳动条款。2022年4月20日,中国正式批准加入有关强迫劳动的两项核心劳工公约。9至此,从国际法的角度,中国也有义务按照公约的约定执行有关禁止强迫劳动的标准。


作为中国加入CPTPP劳工条款谈判法律专家组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笔者曾对中国加入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定面临的强迫劳动问题进行过系统研究与论证。总体而言,超时加班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成为中国加入相关高标准国际经贸协定的主要障碍。10


可以看出,从内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的工时监管都将迎来深刻的变化,其方向无疑是对标国际、严格执法以及加强监管。


三、企业工时制度合规调整的初步建议


基于《欧盟强迫劳动条例》和“反内卷”带来的监管变化,建议企业可以考虑如下措施进行合规调整:


第一,严格遵守我国劳动法律法规有关工时制度的规定,避免因超时加班引发违反国内法乃至被认定为强迫劳动的风险。


第二,全面梳理自身业务与经营模式,通过优化用工模式、设计灵活工作机制等,在应对前述工时监管变化的同时,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第三,及时评估上下游供应链,纳入尽责调查制度,建立超时加班与强迫劳动风险识别系统,动态监管相关方工时管理情况,最大限度降低强迫劳动风险。


因超时加班引发的强迫劳动问题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可能是一个全新议题,考虑到其复杂性,还应考虑适时引入熟悉国际劳工标准以及相关域外规则的法律专业人士提供支持,避免法律、经济与声誉等综合风险。


*律师助理周昊对本文亦有贡献。


注释:

1.“多家知名企业‘反内卷’:优化管理提升品牌价值”,每日经济新闻, http://stcn.com/article/detail/1586977.html。

2.See Products made with forced labour: Council adopts ban, http://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4/11/19/products-made-with-forced-labour-council-adopts-ban/.

3.参见罗凯天等:“禁止‘强迫劳动’新规则:以欧盟《反强迫劳动草案》和美国UFLPA为例”。

4.参见“今年两会首下团组 总书记为何强调“反内卷”,央视网, http://news.cctv.com/2025/03/06/ARTIAHy0eNCBNd8bocIBCh3X250306.shtml。

5.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新华社,http://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3808.htm。

6.参见“半月谈评‘强制下班’:进一步破除‘加班=敬业’的错误认知”,澎湃新闻,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3-12/doc-inepkzvc7565256.shtml。

7.参见罗凯天:“《中欧投资协定》原则议定文本劳工条款要点评析”。

8.参见“中方正式提出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xinwen/2021-09/16/content_5637879.htm。

9.参见“我国向国际劳工组织交存强迫劳动两项公约批准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http://www.mohrss.gov.cn/wap/xw/rsxw/202208/t20220812_482165.html。

10.参见罗凯天著:《劳工、主权与法治:自贸协定劳工条款中国方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联系我们

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号财富金融中心35-36层  

电话:+86 10 8587 9199 

上海 

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1189号长宁来福士广场T2办公楼17层03单元

电话:+86 21 6289 8808 


深圳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荣超经贸中心4801  

电话:+86 0755-82730104

天津 

天津市河西区郁江道14号观塘大厦1号楼17层

电话:022-87560066

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庄排路159号2号楼601室

电话:+025-83708988


郑州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融岛华仕中心B座2楼

电话:+86 371 8895 8789 


呼和浩特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绿地腾飞大厦B座15层

电话:0471-3910106


昆明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恒隆广场11楼1106室

电话:+0871-63306330


西安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1号绿地中心B座39层

电话:+029-68273708 


杭州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学院路77号黄龙国际中心B座11层 

电话:+86 571 8673 8786


重庆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庆云路江2号国金中心T6写字楼8层8-8 

电话:+86 23 67528936


海口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玉沙路5号国贸中心11楼

电话:0898-68508795


东京

日本国东京都港区虎之门一丁目1番18号HULIC TORANOMON BLDG.

电话:+81 3 3591 3796


加拿大

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省夏洛特顿市皇后街160号

电话:001-902-918-0888

  • 首页
  • 电话
  • 返回顶部